新款 MacBook Pro 值不值得买?看完这些你就有底了

这两天,广大果粉预订的全新 MacBook 已经陆续发货了,她能不能满足已购用户的幻想和期待是个未知数,而仍在对新品持观望态度的用户来说,新款 MacBook 到底值不值得买也需进一步观察,说到底还是需要亲手体验才能做出自己的总结或判断。

近期许多媒体,特别是外媒的上手视频与评测文出来一些,借此机会,小编也希望与大家共同讨论一下新机的特质,从中收集整理了一些有价值的素材,剥丝抽茧,只保留客观的使用体验,尽力去呈现新机的产品特质,与大家一起来探寻一下全新 MacBook 的真实面貌,看看她是否值得我们去购买,使用。

新款 MacBook 的设计略显平淡

其实新机整体并未发生革命性的改动,只是进一步削减了机身厚度,扩大了键盘和 Trackpad 的整体尺寸,所以两侧的外放喇叭面积缩小了,取消了实体功能键栏(以及 F 功能键),取而代之的是 Touch Bar,并对接口模块进行了“大手术”。

在外观上,你再也见不到屏幕背侧的发光 Apple Logo 了,转轴和键盘也更换成与 MacBook 相同的金属材质和蝶式键盘,据人肉体验反馈,键程还是太短,不如老款用起来有回馈力,不过我觉得这只是使用习惯的问题。而国行机器的键盘还包含独有的中文符号,比如说:

  • 「中/英」切换按钮取代了 Caps Lock 按钮
  • 数字「4」里面除了「$」还在左侧新增了「¥」标示
  • 括弧按钮上增加了【】
  • 「\」按钮增加了「、」
  • 「<」与「>」上增加了中文「《、》。」标示

Trackpad 的面积扩大我想不只是为了让用户用起来更爽,未来 MBP 可能会让 Trackpad 负责更广泛的任务操作,比如玩高端游戏,或是允许 Apple Pencil 在上面作图等等。

焦点:Touch Bar 有用,也没有用

Touch Bar 是本次更新的最重要看点,而外界对此评价也褒贬不一,Ive 曾在早年前说过直接将笔记本的显示屏(甚至是微软那种极端案例)与触控技术柔和在一起绝对不是件明智的事情,因为当你面对大尺寸屏幕,把手悬空做触控操作时,操作起来的体验并不会很好,你的胳膊和手腕都很容易感到疲劳,只有用手掌托住设备(iPhone)或是将手心放置在 Trackpad 这种平面时,才不会感到别扭。

从 Six Colors 对 Touch Bar 的体验来看,苹果推出这个带有独立控制芯片和操作系统的新成员不是为了寻求 macOS 与 iOS 合体的可能性,他只是想把 iOS 的操作体验融入 macOS 系统,以此进一步丰富后者的使用体验。比如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 Touch ID,这个在 iOS 上开创的功能,如今也被带入了 macOS,用户在后者上也可以进行 Apple Pay、App Store 购买、身份认证等操作了。

苹果的硬件产品负责人 Phil Schiller 曾在媒体采访时吐露过,早在许多年前苹果就已明确了 Mac、iOS 设备各自的发展计划,每一条产品线都是有清晰的目标用户群体的,所以对应的设备平台也将保持自己的特定形态,就像前面 Ive 所指出的,如果把植物大战僵尸放在 macOS 运行,然后配上触控显示屏,那肯定很傻;同样道理,如果在 iOS 设备(小屏幕)上使用大型专业软件也同样不可能提高工作效率。

而从 Touch Bar 的触摸手感上讲,她完全不像是一个被裁剪成长条形状的 iPad Pro 屏幕,而是被特意设计成与蝶式键盘相同涂层、相同手感(与 Trackpad 相似)、相同反光度(实际上这一点并没有完全一致,大家可以看市面上的评测文配图,反光度有明显差异,这可能是由于硬件特性造成的)的「键盘成员之一」,与 Keyboard 融为一体才是正道。

如果你经常看 Touch Bar 的介绍视频,你会发现这个长条屏幕的亮度会随室内光照同步调整,无法手动调整,我猜可能是出于节能的考虑,只要是 MBP 进入待机状态一段时间,他的亮度也会变暗,随后会彻底关闭相关显示项。

同时,从苹果 macOS 自带应用和本周陆续更新的第三方应用所支持的 Touch Bar 功能来看,她可以被视为实体键盘上组合键的取代者,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顶部的一排功能键是操作频率最低的一个区域,而且能实现的功能有限,所以既然有更快捷更高阶的玩儿法,那为何不能尝试呢?

Youtube 上已经有用户拿到了机器,通过视频,我们可以看到,对于许多专业应用来说,Touch Bar 的确发挥了其作用,比如:

  • 在照片编辑等类型的应用中,Touch Bar 可以帮助你很轻松的用指尖来精准的控制颜色渐变、图像调整等控制滑钮,操作起来要比用 Trackpad 或鼠标来得更细腻
  • 对于 Final Cut Pro 等一些大型视频、音频剪辑软件来说,在 Touch Bar 上滑动控制素材的音量高低是一件非常令人愉悦的事情。

但是对于一些普通应用,比如 Safari 浏览器,或是文本编辑软件来说,Touch Bar 能发挥的余地并不是很大,比如新建标签或是在标签页之间切换,如果用传统设备去控制,速度也不错,而 Touch Bar 还需要我右手离开打字区,把目光转向 Touch Bar 区域才能完成操作,而对于那些早已习惯盲打的用户来说,定义个样式标签显然用不到去按什么 Button。

目前关于 Touch Bar 的一些新闻也有了一些,主要集中在:

  • 带有 Touch Bar 的 MBP,其 SSD 无法拆卸,16 号各大科技媒体陆续转发了这个小发现,一位国外用户在拆解 15 英寸 Touch Bar 版 MacBook Pro 后发现,里面的 SSD 硬盘被焊死在了主板上无法拆卸。而 13 英寸 Touch Bar 版 MacBook Pro SSD 也无法移除。
  • 大家应该都还记得 macOS 调整半格音量,可以用「Option + Shift + Volume Up/Down」组合键,但由于 Touch Bar 上已经没有对应的实体按键,这一经典的组合键操作也就再也无法实用了,不过小编倒是好奇,Touch Bar 上的虚拟音量调整还嫩不能继承这个半格音量调整的特性呢?

新款 MacBook 的续航水平会给你「惊喜」

外媒在对 13 英寸的新 MBP+Touch Bar 机型进行测试时,发现其续航比不带 Touch Bar 的入门版本少了 1 小时,这是为什么呢?

外媒在浏览网页的测试中发现 13 英寸入门版持续了 9 个小时 50 分钟,与官方数据没有太大出入,而 Touch Bar 版的续航下降了一个小时,为 8 小时 46 分钟。

虽然苹果官方声称两者均可具备「最长 10 小时的无线网络浏览时间」和「最长 10 小时的 iTunes 影片播放时间」。但 Laptop Mag 认为,由于 Touch Bar、Touch ID 需要更多的电量和更高规格的硬件配置作支撑,所以相应的续航时间肯定受到影响,

比如说,上述两个版本虽都配备了 Inter Core i5 双核处理器;入门级的 13 英寸 MacBook Pro 主频只有 2.0GHz ,Turbo Boost 睿频加速 3.1GHz,图形核显 Intel Iris Graphics 540,只有 2 个 Thunderbolt 3 接口。

而加持 Touch Bar 的 MacBook Pro 主频则达到了 2.9 GHz ,睿频最高达到 3.3GHz,核显 Intel Iris Graphics 550,机身接口增加到四个,且均为 Thunderbolt 3 接口。

上述硬件配置差异一目了然,而电池的配置就让人想不通了。前者装备了集成式 54.5 瓦时锂聚合物电池,而后者则装备集成式 49.2 瓦时锂聚合物电池。一辆性能车给配备了一个家用车的油箱,这续航时间短一个小时的原因就在这了。

新款 MacBook 接口曲高和寡

此次更新,除了 Touch Bar,另一焦点则是接口设计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前者不同,新接口的评价是一边倒的差评,逼得苹果在近期也下调了各种转接器、配线的价格,但这仍然不足以平民愤,就连当前的 iPhone 7 与新 MBP 都无法实现直连,库克你想把乔布斯气的复活?

新的 MacBook Pro 抛弃了所有传统接口,比如 SD读卡器、USB/HDMI 接口,甚至连 MagSafe 都被阉了,换成了四个兼容 Thunderbolt 3 标准的 USB-C 接口。

不得不否认,大家可以去苹果官网看看,这种接口性能的确厉害,传输速度快,通用性也不错,可以同时用来充电、传文件、导视频等各类任务。但是,,,对于普罗大众来说,你这个东西就像给我们推出来一辆不错的亲民版特斯拉跑车,但相关的硬件环境没跟上啊,我小区都没法装充电桩,我买来有何用?Thunderbolt 3 接口也是一样用户还需要再买一摞转接器,才能继续使用手上的移动硬盘、储存卡和显示器。

爱范儿在一篇文章里曾经介绍过一位歪果仁购买新机后加转接头的烦恼经历,故事是这样的,这位 9TO5Mac 的记者(Benjamin Mayo)在等待新 15 英寸 MacBook Pro 到货前就买好了一堆转接头,清单如下:

  • VicTec USB-C 至 DisplayPort 转换头:12 美金,用于连接显示器
  • Micro USB-C 至 Lightning 数据线:9 美金,用于将 iOS 设备连接至电脑
  • Cable Matters Type C 至 Type B 连接线:7 美金,用于连接麦克风
  • AUKEY USB-C 至 USB-A 转换头(2个):7 美金,用于连接鼠标、U 盘等外设

这些东西加上税有个小 50 刀,折合人民币在 300 元左右。这还是一位专业人士为了使用新 MBP 需要额外花费的资金,一般用户的话也会在 50 到 100 元人民币之间,所以,如果你受不了这些烦人的转接器和配线,我建议还是等等吧,不要以耽误本职工作来去装逼哦。

新 MBP 的价格很美好

新品的价格也是被粉丝所吐槽的地方,由于 Touch Bar 的加入,新机价格水涨船高,15英寸的价格居然达到了 21488 元,定制版更是突破了 30K,全系产品与上一代相比均贵出四千元以上,最低配 13 英寸的 MBP(无 Touch Bar)国内售价也得需要 11488 元。

许多朋友怀疑是人民币贬值闹得,但美国的价格也在上涨啊,所以这并不是主要原因,小编之见很可能是因为国内生产加工的人工成本增加了,具体原因你懂得。。。

总结,该买不该买?

以上我们分别从「设计」、「Touch Bar」、「续航」、「接口」四个方面仔细的分析了新款 MacBook Pro 的诸多新变化和新特性,相似诸位在看完之后能对新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新 MBP 有他的优点也有暂时的缺点,全新的外观配上新的生产模块 Touch Bar,的确令人期待;但太过超前的接口设计与高昂的售价也让许多顾客望而却步。

随着移动设备应用场景的逐渐扩大,再加上新机高昂的售价,苹果的确是不指望 MacBook Pro 这个产品生态圈能再扩展多大的消费群体,他的目标用户就是科研人员及专业工作人士,所以在谈到值不值得买这个问题上,小编认为:

如果你觉得价格能够承担的起,且最重要的是 MBP 能帮你完成生产效率的提高,考虑好对应配置,那它就值得买,这里面价格不是关键因素;而如果你认为 MBP 对你的帮助不大,那它再便宜,在你眼里也是贵。

我们在购买之前不要片面的听取非 Mac 用户的意见,因为他们根本不会去用,他们体会不到 Mac 能够带来的价值,所以这里我们讨论的值不值得买是建立在「价值输出」基础上的,和「性价比」这个空洞的词汇无关。新款 MacBook Pro 值不值得买还是需要您自己去判断,此文仅为参考。


本文参考:

MacBook Pro with Touch Bar review: Keyboard chameleon

The MacBook Pro’s Touchy Feely Thing

MacBook Pro 真机上手:Touch Bar 究竟是不是好设计?

新 MacBook Pro 问题有那么多吗?用过的人来告诉你

评论 2 条

  • 风潮

    Touch Bar 可以实现音量的无极调节,这比之前已经强多啦

    2016-11-17 13:59 回复